密切校际交流,加强科研合作,深化借力发展。3月8日,我院院长王永超带队赴山东大学,拜访著名学者、汇报前期科研进展、拓展未来协作领域。我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、教授孔德凌以及该教研室副教授吴宪贞、新进博士教师李永等3名从事中国古典学研究的专家一道参加走访活动。
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,王永超一行首先拜望了“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”称号获得者、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杰文。郑杰文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、省文史馆馆员、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、国家重点文化工程“全球汉籍合璧工程”首席专家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“《子海》整理与研究”首席专家,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会会长。郑杰文在听取王永超一行对该院科研团队建设、前期合作成果和未来科研规划等的汇报后,结合山大儒学院相关学者领衔开展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进展情况,提出“总结经验教训、整合学术队伍、增强实力自信,积极借力发展”等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,勉励大家自信自强、善作善成,积极争取加入科研工作“国家队”,参与到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中来,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同时,提升学院学科建设水平,助力科研人员学术进步和职业发展。
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,王永超一行受到王承略教授和杜泽逊教授的热情接待。王承略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、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,在先秦两汉文史、目录版本校勘学、子部文献与海外汉籍整理研究等学术领域建树卓越。王承略向王永超一行介绍了国家重点文化工程“全球汉籍合璧工程”、山东省大型文脉工程《齐鲁文库》编纂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。作为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献编纂出版项目《齐鲁文库》“人物编”编纂负责人,王承略诚挚邀请我校古典学研究专家发挥学术专长,参与项目研究,表示希望双方未来能开展更多更实的学术交流活动。


杜泽逊教授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,现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、《文史哲》主编,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“《永乐大典》存卷综合整理研究”等4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。杜泽逊教授现场审读了该院拟申报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的申报书,并就古典学研究的领域方向、研究路径方法、高层次项目申报书撰写的学术规范和行文技巧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。

到知名高校开展与著名学者的面对面交流,既有利于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动态,拓宽学术视野,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,也利于提升科研人员学术能力、激发科研热情。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,通过走出去、请进来等方式,密切校际交流,加强科研合作,做好深化借力发展文章。
(撰稿:李永 摄影:李永 审核:王永超 责编:闫瑾)